如何继续加强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9-13湖南省教育督导网110


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农村人口的流动,导致农村中小学校生源逐渐减少,个别学校生源难以为继,校舍设施闲置。三堂街镇湖莲坪辖区,原来有五所小学、一所初中,现已合并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新生儿在湖莲坪接受教育的,如九年级14岁左右的有125人,而实际在校的只有46人,学校生源数少、发展慢,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社会效益差。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群众都想把子女送到规模较大,条件较好、设备设施较为齐备、师资素质相对较高的学校去读书。如县城的镇一中、镇二中、实验、玉潭等学校。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学校逐步合并,适当集中办学,适应这一新变化,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是一条必由之路。

一、管理模式的思考

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该实行怎样的一种管理模式,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是彻底打破原中小学界限实行无接缝的管理,还是把学校分成中小学两部分实行相对的独立管理,我对此进行了探索,从我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的实际来看,实行无接缝的管理相对较好,只是要让教师逐渐接受这一管理模式,需要教师的博大的胸怀,更多的是相互的理解,及对同事工作的认可。

1、学校领导的班子要统一,学校名称统一。学校实行一套领导班子,设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办公室。

  2、管理、规章制度统一,教学、教研等相互渗透。

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工作安排。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差别,我校实施的是统一管理。在管理中,始终坚持九年一贯的原则,教学一般是中学向小学渗透,小学借用中学的教学资源。各方面规章制度,管理者职责,教职工考核及评估办法,各项工作的规范与要求,学校的校风校训,师生在校常规,安全系列制度,都实行九年一贯,整体规划,分步、分段落实。

二、师资潜能激发,关系和谐的思考

1、加强领导的管理艺术

由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是由原来的中小学合并而成,行政干部及教师都是原来的几所中小学中产生的,且基本是以中学的为主。一贯制后,原领导一般变成了一贯制学校的领导,教师变成一贯制学校的教师,虽然还是教书育人,但个人扮演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每人的心理角色的转换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过去老师有什么建议习惯于找原来的领导反映,班子成员各自掌握着的情况不同,很容易导致在一些问题上产生看法的不一致,在老师心里容易产生领导之间意见不统一、不团结的错觉,从而对学校管理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工作量的轻重,工作难度的大小等比较敏感的话题,中小学老师经常有分歧,因为老师们拿同样的工资,却做轻重不同的工作。为规避这种情况的出现,领导决策既要民主又要集中,讲话时要顾全大局,当好沟通中小学教师的桥梁,在中学工作过的领导要多听听小学老师的心声,多站在小学老师的角度想想,在中学老师面前多谈谈小学老师的意见合理成分,原先在小学工作的领导同样也应多换位思考,有了中小学换位思考,也就有了中小学教师的人心齐。我们湖莲坪学校转变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时,领导基本以初中为主,但行政干部在教师中,起了润滑剂的作用,想尽办法融洽老师们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的感情,现在很少听到为课务的安排而抱怨。

2、增进感情,促进资源共享,合理流动。

我们的学校,不论什么活动,不分初中小学,就只认湖莲坪学校,这在思想观念上可排除中小学这堵无形的墙,减少隔阂。我们的教研组分语文组、数学组、理综组、文综组,相同学科的教师能经常在一起进行教学活动,原中小学的分界线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较为顺利地渡过磨合期,中学许多的老师也担任起了小学的课及兼任班主任。在教研组的安排下下,中小学教师能经常相互听课、评课,了解中小学教学特点,这不仅能使中小学教师关系融洽,教育资源共享也轻而易举实现了。

三、德育工作,分段实施,整体把握。

1、根据九年一贯制学校特点,我们按照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一、二年级为一段,三、四年级为二段,五、六年级为三段,初中为四段,对各段德育提出不同的要求,我们的德育内容具体化、责任化,分段实施,环环相扣。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班级文化建设规范化、具体化,班级什么地方布置字块,学习园地、表扬栏等都要按政教处的统一要求,学校宣传栏张贴德育的展板,要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3、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学生千分评价方案》,该方案每年都进行修改,且该方案与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每月我们会按照学段的不同选出优秀的学生。

  四、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兴校。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制约,社会、家庭一些片面的理解和要求,使得学校在办学思想上还是过份地强调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忽略了起始年级的一些常规教育,长期下去,其结果还是造成“回首往事”总有点“不堪回首”又不能“痛定思痛”的尴尬局面。到头来还是步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怪圈,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其实,人和人才的造就,其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教学管理上,我们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精心培养,对每个年级逐渐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使九年义务教育联成一个整体,同步发展,共同进步。同时我们也处理好六、七年级的衔接关系,由于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小学可以放开手脚,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开展各种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六年级毕业考试成绩的要求。有些中学校长有些怨言,埋怨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的底蕴。九年一贯制学校却没有这种矛盾,因为九年制学校是将义务教育的九年看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教育体制通盘考虑,全面安排,且将小学、初中联成一体。因此,我们有条件、有可能而且一定要遵循连续性原则,来处理好六、七年级的衔连关系,使学生从生理上、心理上向高年级顺利过渡。这样也就从另一个角度真正体现了九年制学校的一体化,学校重视学生的全程管理,六年级学生一旦进入七年级后,尽管他们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中学生,但自我要求仍有松懈现象。从教师来说,七年级作为高年级的起始年级,抓住学生心理定位,因势利导,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进一步健全与成熟。学校重视六、七年级教学方法的衔接研究,中、小学教师在相互听课、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经常的磨合,加速了过渡七年级学生的适应期,以达到六、七年级衔接的最大成效,最后达到“小──中”教学的一体化。另外,我们发现,教材内容编排方面有中小学脱节现象,我们采用补充教学内容,如数学、英语,分年级做好铺垫的方法,使中小学教学平稳过渡。因而,我校也曾创造了中考的辉煌,名列全市前十名。

五、九年一贯制学校面临的问题。

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教师管理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但这种办学模式在教师管理方面劣势也不断显现出来。

1、学校规模对教师管理的影响。九年一贯制是学校规模扩大了。学校年级跨度大,教师中、小学后融合,管理难度大。

2、考核标准对教师管理的影响。小学与初中都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着不少共同点。不过,事实上中小学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异。相对而言,小学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比初中放得开,初中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较大,学科成绩在考核中的分量相对重些,一贯制后,这种不同依然存在,这样,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很难用同一把尺子衡量老师教学情况,而尺子不统一,也会对教师管理带来不少麻烦。

3、用人机制对教师管理的影响。学校中现有的人员结构不均衡,部分学科教师缺乏,而整体超编,影响了教师工作热情。

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劣势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方法得当,这种劣势也是可以转化的。我坚信,随着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实践的不断深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教育质量的优势和办学效益会逐步显现。

(桃江县三堂街镇湖莲坪九年一贯制学校   袁波)


责任编辑:袁波